在没有光学和机械结构的情况下,通过单个光电探测器破译光场内的复合信息是具有挑战性。其难点在于从一维光电流中提取多维光学信息。基于信息重构的新兴光电探测器具有潜力,但目前,它们仅提取光响应电流幅度(响应度矩阵)中包含的信息,忽略了载流子动力学驱动的响应边缘中的隐藏信息。
近日,团队通过调控钙钛矿光电二极管的吸收层厚度和界面电场强度,他们成功延长了不同波长光子激发的载流子的传输和弛豫时间,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光场明暗变化过程中边沿波形的光谱信息。最终,这一技术实现了在不依赖额外光学和电学组件的条件下,对光强和波长的二维信息进行重构。
相关工作以“Carrier Dynamic Identification Enables Wavelength and Intensity Sensitivity in Perovskite Photodetectors”为题发表在Light: Science & Applications学术期刊上。博士研究生闵亮亮、硕士研究生周易承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,李亮教授、田维教授和孙浩轩副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。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(PAPD)资助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377-024-01636-6
联系我们地址: 苏州大学本部 物理科技楼119房间 E-mail: 李亮老师 lli@suda.edu.cn 倪江锋老师 jeffni@suda.edu.cn 田维老师 wtian@suda.edu.cn 邓楷模老师 dkm@suda.edu.cn 李登兵老师 dbli@suda.edu.cn 孙浩轩老师 hxsun@suda.edu.cn 曹风人老师 frcao@suda.edu.cn 孟林兴老师 lxmeng@suda.edu.cn 张淑敏老师 szhang788@suda.edu.cn |